风舞笮山 情动若水
发布时间:2019-06-24 来源:文广旅局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
风舞笮山 情动若水
——盐边风情画之大笮风情
□曲木阿尕
到盐边观光旅游,不能不了解盐边的地域文化。
盐边古称“大笮”,所以盐边人将他们的地域文化称之为“大笮文化”。“大笮”这个名号,是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所定,显然是个历史概念。盐边人以它来命名自己的文化品牌,就是要彰显其厚重的历史积淀。新盐边的历史短不过十来年,可老盐边的历史却长达两千多年。盐边虽小,人文颇丰,虽达不到文献名邦的气势,却也具钟灵毓秀,人文荟萃的神韵。
大笮文化的特质是非常突出的,源于昆仑,发于山水,秀于民族,根于历史,可书可写的东西很多。这里,我想特别向大家推荐大笮文化中最令人心驰神往的独特个性:奇异古朴的笮若风情。注意文章的标题了吗?“风舞笮山,情动若水”,笮山之风是古朴之风,若水之情是奇异之情,阿所拉的风情文化,那可是值得大家尽情畅享的呀。
“风情”是个内涵十分丰富,外延十分宽泛的文化概念。地域不同,民族不同,甚或地虽同而隔山隔水,族虽同而分支分派,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情文化。正如自然界中有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一样,地域风情的丰富多彩,一直是民族历史文化园地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。这种现象,在大笮文化中显得尤为突出。
我们惊喜地看到,大笮文化除了具有古久的渊源性,厚重的历史性,独特的地域性和品类的多样性外,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,便是它魅力四射的风情性。
那么,大笮文化的风情色彩,表现在哪些方面呢?
首先是山水风情,这是直观的,最容易感受到的。笮山若水,在都市人的眼中,很可能会被归到穷山恶水的范畴,为什么?因为它地处夷区,与传统的汉文化格格不入;它位置偏僻,远离繁华的都市,显得很冷清。可在盐边自己人的心中,笮山若水是宝山秀水,有数不清的风情故事,以至一山一水,都带着神韵,使人心情荡漾。《盐源县志》说笮山:“有山而狮舞者,有山而象行者,有山而虎怒者,千秀万奇,蛇蜒起伏,如云如波,不可胜纪。”说若水:“有朋友意,有兄弟情,岂不奇哉!”“二百年来,邦之人,枕青漱绿,咸舞歌,醉饱于山光水色中,荡荡夷庚,乐哉斯土!”如果不对笮山若水充满热爱依恋之情,能写出这么荡气回肠的文字吗?笮山有风,若水有情,这自然界的深情厚谊,随着时间的推移,渐渐地浸润到盐边人民的心田,山水风情也就应运而生。所以,当我们看到盐边人民推出他们的格萨拉的时候,看到他们的《笮山若水十大山水传情》的时候,我们对大笮文化中浓郁的山水风情应该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吧?
其次是历史风情。这一点,盐边人似乎还未达到普遍的觉醒,他们似乎还不明白生活在笮山若水的盐边人,是一批远古时代从昆仑山迁徙而来的氐羌民族。他们只津津乐道于“阿所拉”──放牧犀牛的地方,却全然不知他们的祖先还是一批赶着羊马,背着帐房,善牧牦牛的羌人。一些盐边人在向外地人介绍盐边的时候,会不无惊喜地说,我们盐边还有傣族人,苗族人,他们不知道这些仿佛从天而降的傣族人苗族人,早在600前就已迁徙于此,他们才是真正的老盐边,在他们背后,掩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。
值得欣慰的是,一些盐边的有识之士已经非常注意发掘盐边土地上的历史故事,梳理自昌意降居若水以来的历史脉络。2005年,盐边人民推出了大型历史歌舞《笮山若水》向世界展示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笮文化风采。这是一个可喜的展示,它表明盐边人民已经从对笮山若水的一般性赞美,升华到对笮山若水的艺术思考,使笮山若水从自然的优美诗化为文化的典雅。
第三是民族风情。盐边人口只有20万,却包含了20多个少数民族,汉族以外的各民族同胞有五万人口,占百分之二十五,足见盐边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。彝族、傣族、苗族、纳西族、傈僳族,还有著名的摩梭人,这些民族,在盐边的民族大家庭中最为显眼。他们保持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,为我们研究盐边的民族风情文化提供了宝贵的鲜活资料。
第四是饮食风情,这是大笮文化风情特质中最有口碑的时尚。
盐边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物产非常丰富,自古以来就成为远近士民的物质诱惑,所以虽有土司的盘剥,人们仍纷纷迁来,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吴楚燕赵人士,也要跋山涉水,来笮山若水定居。人们图的是什么?不就看重盐边“枕青漱绿,咸舞歌,醉饱于山光水色”的生活吗?
因此,盐边人民依靠笮山若水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,创造了极具山水风情的盐边菜系。现在,攀枝花朝野上下,接待外地客人,即使来的是中央官员,甚至是联合国官员,端上桌的必定是盐边菜,而且还充满自豪感地给客人介绍,盐边菜不仅誉满攀西,而且已经在成都、北京等等大城市站在了脚,为宣传攀枝花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第五、最奇特的,是它以女系文化为内涵的两性风情。
大笮文化是昆仑文化,而昆仑文化的重要人文特征,就是西王母神话传说,它描绘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社会图景,女性占据社会组织的权力中心,女人主管氏族社会的行政事务,主持家庭家族的内部事务,协调氏族之间的关系,群婚制,女阴崇拜,生殖崇拜等等。
在盐边县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格萨拉,有一个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,那就是随处可见的两性文化遗存。打剑崖的公母有一座公母山,高的公山,低的母山,紧紧依偎在一起,颇似人间的恩爱夫妻;阿所拉的犀牛望月,更是为人们演绎了女人对所爱女人的绵绵情意;糯弄坪的莲花仙子,那纯洁的爱情恰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;永兴镇的美女晒羞和那块著名的祖灵石头──男根崇拜,都明显地暴露出母系氏族文化和生殖崇拜的色彩;还有惠民河畔的夫妻石夫妻树,又寄托了人们对和睦温馨的夫妻生活的无尽向往。
在盐边,人们似乎对笮山若水情有独钟,看山山有情,看水水有意,只要形象类似,就会将人世间的男女情事夫妻恩爱移植到山水草木身上,让人们欲说还羞,难以启齿的两性风情,由自然界的风物来表达。委婉含蓄吗?一点都不。比如那个“公母”,分明是畜牲的说法,怎么跟人类的“男女”混为一谈?盐源盐边都有公母山,公山酷似男根,母山酷似女阴,特别是盐源那座公山,简直就是雄赳赳昂首向天的男性生殖器,而母山,则有是活灵活现的女阴形象。我曾经朝拜个盐源盐边的公母山,真有膜拜人类命门的神圣感。
也许你会问:盐边人对两性为什么这么直白大胆?难道就不怕有人站出来义正词严吗?我说,你这就是杞人无事忧天倾了。作为昆仑文化的传承者和西王母图腾的尊奉者,盐边各民族同胞没有见外者那么多想入非非。就如笮山之绿,若水之青一样,昆仑山的子民们血管里流淌着纯正的女系文化血液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。天人合一,天也有了男女,人也有了公母,大家都是“昆仑嫡子”,气脉相通,文脉相交,全由笮山若水养育,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呢?
近些年来,笮山若水的奇风异俗渐渐为世人所知,世界各地的人类学家们,也把研究的脚步踏进了盐边,我们国人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为什么不先睹为快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