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吃盐边菜 枉来攀枝花
发布时间:2019-07-01 来源:文广旅局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
不吃盐边菜 枉来攀枝花
——盐边风情画之大笮食风
□曲木阿尕
攀枝花流行一种口碑:不吃盐边菜,枉来攀枝花。盐边菜不仅攀西地区独霸天下,现在已经名声远播,成都站稳重庆落脚北京生根,大有与川菜分庭抗礼之势。
人们不禁要问,一个人口不过20万的山区小县,凭什么它的菜就能走出大山,走向世界?它有什么魔力?有什么背景?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拿手绝活?
常言道,一招鲜,吃遍天。饮食这个行业,没有超出他人的绝活,是不可能在中国这个餐饮大国占据一席之地的。而盐边菜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出笮山若水,说明它的确具有与大菜系竞争的强大实力。
笮山若水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,为盐边菜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资源。盐边全县皆山,河流纵横,地形地貌独特。盐边既有高达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,又有低及河谷的温热地带,相对落差竟有3000米之多。如此丰富的气候层带,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。所以盐边动植物种类繁多,可供食用的物品非常丰富,虽无“海味”,但“山珍”却数不胜数。再则,盐边河流密布,既有举世闻名的金沙江,又有水源丰沛、水质极好的雅砻江,还有自成体系的三源河流域的八条河流,水域面积几乎覆盖了全县的国土。这种自然优势,不仅在西南地区少见,就是在全国范围内,也是不多见的。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,不仅使盐边的森林覆盖率、植被完好率、生物多样性等指数非常喜人,而且也在畜牧、果蔬、米谷、禽鱼、山珍野味等食物种群种类方面,同样具有令人羡慕、得天独厚的优势。百座青山的山产,十条河流的水产,对只有十几万人口的盐边,简直就是一笔天赐财富!可以这样形容:笮山以其肥美丰硕之姿,若水以其灵秀丰盈之态,为盐边人民提供了“枕青漱绿,醉饱于山光水色”的天然宝库。更应该这样看:没有笮山之美,没有若水之秀,盐边人民也就没有天赐的口福,盐边菜也就没有生存的条件。
第二,是盐边悠久的饮食风水文化,提升了盐边菜的品牌形象。
盐边人的性格很散淡,生活很闲适,非常讲究饮食起居,特别是餐桌上的生活,尤其讲究风味和品质。老盐边县城很小,居民不多,却食风昌盛,歌舞燕乐之气不亚于大都市。齐鲁燕赵的北菜,秦淮闽越的南菜,都能在盐边的餐桌上一展风采。从前盐边有个五省庙,每逢庙会,五省八市的吃客济济一堂,简直成了南北饮食的大汇演。
人们会问:盐边的餐饮文化为什么如此繁荣呢?
这得从盐边的天文地理说起。《盐源县志》在分析笮人的饮食风尚时说:“笮为西南,其方为十二辰之‘未’。未,味也。”这就一语道破天机,原来盐边上应天文,坐“未”喜“味”,真正是天赐口福,食风神来。
由此可见,大笮食物是天赐之物,大笮食风是天赐之风!
植根于巴山蜀水的四川菜,山水气息本来很鲜明,可自清代族人入川以后,川菜渐渐远离百姓,染上浓重的市井媚俗色彩,演变为都市菜。近几十年来,川菜更是为了迎合世俗的需要和达官贵人的口味,越来越变得轻品质重包装,山水气息越来越淡漠。
盐边菜则不同,它从笮山若水中走出,尚未受到都市尘腻的污染,仿佛一位美丽淳朴的村姑,不事脂粉,不著华彩,清新质朴,让城市人看得大有重见天日,皈依自然的感觉。
那么,盐边菜使城里人为之倾倒的特点到底在哪里呢?
川菜号称一菜一品,百菜百味,实际上,川菜不过以麻辣当家,香浓出众为其主要特色。盐边菜不同,它也很麻,也很辣,但麻辣二味并不能代表盐边菜的特色。盐边菜的“特”,在于一个“鲜”字。
盐边菜对“鲜”情有独钟,盐边人对“鲜”见解独到。盐边人说,羊大为美,鱼羊为鲜,这是作为牧羊人后裔的盐边人独创的美食观。这个美食观,以“羊”和“鱼”为基本元素,反映了大笮的饮食文化植根于笮山若水的本质特征。
首先,盐边的山水菜,“羊”为山菜之王。盐边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,世居在这里的各民族同胞,他们都是来自甘青草原的羌人,都是西戎牧羊人的后代。因此,羊便成为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源。家有一窝羊,日子不着慌。来了客人,顺手牵羊,或炖或烤,方便得很。盐边的山菜,牛羊鸡鸭,全部采自笮山若水的原生地,其绿色品质是可以保证的。
其次,盐边的山水菜,“鱼”为水菜之首。盐边境内大小十条河流,给盐边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,而二滩电站的建设,更给盐边人民开辟了巨大的水面空间,鱼的品种和产量当然创造历史新纪元。
无论是山菜系列,还是水菜系列,盐边山水菜的原料,都突出一个“鲜”字。树花、山药、花椒、海椒、菌类,野鱼、石花、爬沙虫、二滩吓等等,样样产自山野河谷,带着泥土的芬芳、树木的清新和河流的灵动,使食客顿生远离城市,回归自然的美感。
盐边美食之“鲜”,集中表现在料鲜、色鲜和味鲜三个方面。为什么料、色、味都鲜呢?这是因为盐边山水菜的用料都来自山水之间,带着原始的本性和原生的品质。原料、原色、原味,三源河畔的这个“三原”,是盐边菜“三鲜”的绝对保证。
比如花椒,川菜讲究颜色的附着,所以常用豆瓣、红椒和糖醋酱油,使菜色郁艳,菜味香浓。盐边菜则不同,它讲究山水本色,质料本味,所以它尽量避免二次着色,即使像石花这样的黛青色菜品,也不用酱油凉拌。
所以,我认为,大笮食风不仅是天赐之风,而且还是“原始、原性、原生之风”,回归自然、膜拜天地之风,来到攀枝花,来到盐边,不领略这样的食风,是不是遗憾终生呢?难怪北京一位官员吃了盐边菜以后,即刻建议盐边菜进京落户,而一位来自成都吃惯了正宗川菜的官员,吃了盐边菜以后,感叹相见恨晚,白吃了几十年川菜!
还等什么呢?赶快来攀枝花,最好直杀盐边县,去领略一下“原始、原性、原生”的大笮食风吧!